帶你學習電子標簽的耦合類型
- 2019-01-28 21:37:00
- 諾塔斯智能科技 原創
- 4774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作為物聯網基礎數據采集的RFID射頻識別技術也在被廣泛應用于物流、倉儲、溯源、安防等眾多領域。在經常使用的RFID的射頻識別系統中我們對電子標簽和讀寫器的工作原理和技術并沒有進行深入的學習和了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電子標簽與讀寫器之間的作用距離是射頻識別系統應用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電子標簽的耦合類型,通常情況下這種作用距離定義為電子標簽與讀寫器之間能夠可靠交換數據的距離。射頻識別系統的作用距離是一項綜合指標,與電子標簽及讀寫器的配合情況密切相關。
1、密耦合系統
密耦合系統的典型作用距離范圍從0~10cm。實際應用中,通常需要將電子標簽插入rfid閱讀器中或將其放置到讀寫器的天線的表面。密耦合系統利用的是rfid電子標簽與讀寫器天線無功近場區之間的電感耦合(閉合磁路)構成無接觸的空間信息傳輸射頻通道工作的。密耦合系統的工作頻率一般局限在30MHz以下的任意頻率。由于密耦合方式的電磁泄露很小、耦合獲得的能量較大,因而可適合要求安全性較高,作用距離無要求的應用系統,如電子門鎖等。
2、遙耦合系統
遙耦合系統的典型作用距離可以達到1m。遙耦合系統又可細分為近耦合系統(典型作用距離為10cm)與疏耦合系統(典型作用距離為1m)兩類。遙耦合系統利用的是電子標簽與讀寫器天線無功近場區之間的電感耦合(閉合磁路)構成無接觸的空間信息傳輸射頻通道工作的。遙耦合系統的典型工作頻率為13.56MHz,也有一些其他頻率,如6.75MHz、27.125MHz等。遙耦合系統目前仍然是低成本射頻識別系統的主流。
3、遠距離系統
遠距離系統的典型作用距離從1m到10m,個別的系統具有更遠的作用距離。所有的遠距離系統均是利用電子標簽與rfid讀寫器天線輻射遠場區之間的電磁耦合(電磁波發射與反射)構成無接觸的空間信息傳輸射頻通道工作的。遠距離系統的典型工作頻率為:915MHz、2.45GHz、5.8GHz,此外,還有一些其他頻率,如433MHz等。遠距離系統的rfid電子標簽根據其中是否包含電池分為有無源電子標簽(不含電池)和半無源電子標簽(內含電池)。一般情況下,包含有電池的電子標簽的作用距離較無電池的電子標簽的作用距離要遠一些。半無源電子標簽中的電池并不是為電子標簽和讀寫器之間的數據傳輸提供能量,而是只給電子標簽芯片提供能量,為讀寫存貯數據服務。
遠距離系統一般情況下均采用反射調制工作方式實現電子標簽到讀寫器方向的數據傳輸。遠距離系統一般具有典型的方向性,電子標簽與讀寫器成本目前還處于較高的水平。從技術角度來說,滿足以下特點的遠距離系統是理想的射頻識別系統:
(1)電子標簽無源;
(2)電子標簽可無線讀寫;
(3)電子標簽與讀寫器支持多標簽讀寫;
(4)適合應用于高速移動物體的識別(物體移動速度大于80km/h);
(5)遠距離(讀寫距離大于5m~10m);
(6)低成本(可滿足一次性使用要求);
往往這只是一種理想狀態,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遠距離系統一般均只能滿足其中的幾款要求。通過對疏耦合無源電子標簽,低功耗、低成本的設計和優化,讓更多的行業普及和應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
聯系人: | 張經理 |
---|---|
電話: | 400-023-6659 |
傳真: | 023-68798110 |
Email: | 843718693@qq.com |
QQ: | 843718693 |
微信: | Lotus-Smart |
微博: | lotusreader |
旺旺: | 諾塔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 | 重慶市江北區宏帆路36號宏帆天地1棟6樓 |